close


中華棒球隊輸給中國那天,媒體紛紛以「棒球史上最黑暗的一天」、「棒球史上最恥辱的一役」作為標題。

那天得上班的我並沒有看比賽,只能中午時利用ptt關心戰局,一點後在yahoo看文字轉播。中華隊被追平、落後時,整個網頁癱瘓,怡岑、阿宏在msn幫我轉播。2點時,知道火哥安打以3:3助中華隊進入延長賽,我安心地去開會,仍舊認為中華隊不可能輸給中國。

3點多會議結束,我看到msn最後一條怡岑給的訊息是8比7,直覺是中華隊贏了,心理還想說「呼,贏得真驚險啊!」然後放心地去洗手間,直到回座位連上yahoo線上後,才發現竟是中華隊輸了!那一刻我傻了好久,整個腦袋一片空白。

回去看msn訊息,才看到8比7的上一條訊息是:匪區贏了.............。

整個下午我失魂落魄,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被掏空了。回家時,看到穆的msn暱稱是「中華隊輸中國,比被男人甩了還難過!」。在msn遇到阿宏,小聊了一下,阿宏說他快被一日球迷氣死了,我在學校聽到輸球後同事的一些冷言冷語,也覺得非常不舒服。

一日球迷的定義,應該是指平時不看棒球,僅在這場國際賽關心中華成棒戰況的人。「一日球迷」並不是一種批評,因為每個老球迷都可能是從一日球迷開始的,但是,如果平日不懂也不關心棒球,對球員更不了解認識,那是不是可以也不要評論、諷刺和謾罵?

我並不是多麼內行的球迷,對於技術和調度大約只是看熱鬧比較多。我從2001世界盃開始看棒球,參與了中華隊的每一次成敗榮辱,看到中華職棒八年來的浮沉震盪,也關心旅外球員的戰況,多年來,這些球員親切得像是我們的老朋友,在每一次國際賽和我們一起奮戰,一起笑和哭、感動和難過。

因此那場比賽,當陽建福後援失敗,一日球迷把他罵慘時,我們記得這些年來關鍵戰役,阿福是怎樣扛起中華隊王牌先發重擔,維繫住中華職棒當家投手的尊嚴;沒有他在八搶三兩勝完美演出,成棒代表隊可能連北京都去不了。

當陳金鋒得點圈打席失常,一日球迷把他罵慘時,我們記得從1999漢城亞錦賽到2008年北京奧運,鋒哥的打擊為我們打出多少奇蹟和希望。

當林哲瑄八局撲球失當,一日球迷把他罵慘時,我們記得從八搶三開始,林哲瑄在中外野撲接多少關鍵球,如果沒有那些美技接殺,中華隊現在不一定能打到這裡。

當蔣智賢最後一球處理失誤,一日球迷把他罵慘時,我們知道這位不滿20歲的小將,總要經過這些壓力、淬煉和磨難,才能日益強壯,頂起中華隊當家二壘手空缺。.........

有些球迷的眼中只有輸贏,但我們更在乎中華隊打出什麼樣的內容,球員有多麼希望可以贏球,年輕小將有什麼表現和成長,整個國家隊的未來性在哪裡....。因為我們不單單是愛國球迷,我們更喜愛棒球。這個讓我們聲嘶力竭,讓我們失魂落魄,讓我們感動嘆息,讓我們笑讓我們哭讓我們興奮激動,讓我們緊張得全身僵硬的運動,這是我們的國球!我27歲,除了棒球外,生活中能讓我投注全身的力量吶喊瘋狂的事物已經不多,我感謝國家代表隊代我們遠征圓夢,不管結果如何,我都感謝他們、尊敬他們。



輸給中國當然大家都很不好受,對我們來說,對球員的心疼難過大於憤怒埋怨。誠如蔡明理說的,「棒球場上沒有恆常的輸與贏,我們都知道輸給中國這一天終究會來,可是為什麼偏偏要發生在2008年的北京?」這就是棒球,中華隊就是在2008年北京輸給了中國,可是國內球迷哀鴻遍野、媒體如喪考妣,甚至傳出老翁因球賽氣絕的消息,我知道這場球賽對很多人來說也許有其他象徵意義──

從國共內戰到台共對抗五十年,而2008年,北京風光舉辦奧運,而我們引以為傲的棒球卻兵敗北京。我心疼球員不只承擔敗戰責任,也承擔了五十年來,台共對抗的種種窩囊。作家劉克襄在2002年亞錦賽中華隊三比一險勝中國時,已經說過了
,「擔心哪一天,職業好手組成的中華隊,居然栽在大陸對手上時,我要如何慰藉挫敗的心神。想想看,當一個國家的運動,全然寄情於一種球賽的興衰,如何承受這種滑鐵盧。」

但是中華隊的球員不必去承擔台灣的運動國力,甚至兩岸的恩怨情仇。我很欣賞羅國輝戰後說「這只是一場比賽,對我來說跟輸給其他隊並沒有差別。」( 我覺得這個球員的心理素質真的成熟了 ) 這就是一場比賽而已,重點是這系列比賽打完後,我們能不能痛定思痛,認真地做些什麼事情?

我們老是取笑中國的棒球水準,然而看看中國為了這次的比賽做了多少準備?國家傾入多少資源在提振棒球? ( 共產極權國家傾國家資源下進行一件事的時候,效果是很可怕的。 ) 而我們呢?大家還記得奧運前中職爆發的經營解散危機?我們給球員這樣的環境和養分,卻理所當然地企盼他們在國際賽對列強打出佳績,這不是希冀貧脊的土地長出飽滿的果實嗎?

然而儘管環境這麼惡劣、國家投入資源如此匱乏,我們還是看到了陳金鋒之後出現了羅國輝,蔡仲南之後出現了李振昌,李居明之後出現了林哲瑄,黃忠義之後出現了蔣智賢。這些從基層棒球由下而上蘊生的力量,好像有源源不絕的生命力,一棒一棒,傳承希望。

我自己也忍不住反省,如果說棒球是我們的國球,自認為熱愛棒球的我,除了在國際賽拿它來「消費」外,我們這樣的球迷,究竟還做了些什麼?如果我們只是在進行國際賽的這幾場,看看轉播、打打嘴砲,這樣跟那些只會在國際賽拿拉拉棒出來搶鏡頭的政客,究竟有什麼不一樣?

奧運熱潮終究會過去,但之後更嚴峻的現實還在眼前。賽程結束後,旅外球星有他們的戰場和考驗,而中華職棒呢?它要繼續去面對一波又一波的無止境的寒冬?三級棒球如果沒有建立體制發展,我們還是寄望焦土能常常開出燦爛花朵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ilala3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